小型集裝箱船市場又“火”了
2014-03-19 17:08:45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貿易風消息,近期有不少德國及希臘船東到中國、臺灣及韓國等地與船廠接洽,商談訂造1700-2500 TEU的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經紀商預計,接下來1700-2500 TEU的集裝箱船訂單會越來越多。
迄今為止,希臘船東在出手時相對比較大膽,其中Allseas Marine與Cape Shipping均已簽約,只是之前并未見報。
不過據經紀商透露,德國船東也在考慮這類訂造量還不太多的小型集裝箱船,并已與相關船廠展開洽談。
總部設于雅典的Allseas和Cape Shipping是最近兩家到中國簽訂支線集裝箱船訂單的希臘船東。據悉它們已在廣州文沖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各簽下2艘1700 TEU的新船。
但經紀商稱另有些未公開身份的德國船東也打算訂造類似的小型支線船,并已與中國、臺灣以及韓國等地的船廠進行接洽。據他們透露,相關洽談已持續數周,只是目前“卡”在了價格上。其中一位經紀商說,船廠的要求是按最近一筆成交價上浮10%.
據了解,Allseas目前在廣州文沖有2艘1700 TEU的兄弟船在建,且去年又增訂2艘,但一直沒有對外披露。
Allseas 執行董事Michael Bodouroglou 評論稱,“這類船的訂單量偏少,所以我有興趣。接下來市場對它們的需求偏旺。”
與此同時,Cape Shipping在廣州文沖有4艘2200 TEU的船在建,并定于今年及2015年接收。因此,這次選訂2艘1700 TEU的船,標志著它有意轉攻小型船板(產品庫 求購 供應)塊。
這兩家希臘船東最近訂的船都定于2016年交付,造價據悉在每艘2500萬美元左右。
船東對支線船興趣大增,反映出很多人認為今后幾年相關市場有出現運力短缺的可能。在此之前,Eastern Mediterranean Maritime與Lomar Shipping也曾分別增訂2艘及1艘1800 TEU的船,而后者在中國已有12艘1100至2200 TEU的船在建。
船舶經紀商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在月報中指出,在3000 TEU以下這個類別,新船訂造量不到現有船只數量的10%,且去年拆掉的船遠多于新訂的船。總體而言,去年在3000 TEU以下的船當中,共有16萬TEU的運力被淘汰,比起訂造量翻倍不止。
此外,經紀商還稱小型集裝箱船比較穩定,不會動輒被升級成大船。
船舶經紀行Ernst Russ解釋稱,班輪公司若要把船升級到2500 TEU,就相當于要增加50%的均質貨物,這個幅度未免過大。
該行還預測,這類大小且自帶裝卸設備的船接下來運價將強勁回升。它認為,盡管目前的租金水平連每天7000美元的經營成本都窮于應付,但它有望在今年翻倍。
據經紀商估算,在1500-1900 TEU這個類別,新船訂單僅占現有船只總數的5%,即在建船數僅為35艘,而已在經營的船多達613艘。